为了整体提升术科学生的专业专项能力,彰显我校办学特色,9月7日上午,学校组织召开专题工作座谈会,旨在探讨当前术科教学和训练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。刘青院长、舒为平、潘小非副院长、研究生部主任霍红、术科系主任、院办、竞技体育处和教务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。会议由潘副院长主持。
会上,刘青院长客观分析了当前我校术科教学和训练工作面临的形势、存在的问题,并提出了未来工作的基本设想。学生专业专项能力提升是学校常抓不懈的工作,历届学院领导班子都很重视。当前学生专业专项能力整体水平有所下降,导致学校的行业主体地位有所下滑。对此刘青院长强调:新时期在国家教育综合改革和体育改革的大背景下,学校谋求生存和发展,行业地位尤显重要。人才培养中术科的技能成为彰显人才质量、就业状况的重要标识。必须清醒地认识到:1、竞技能力突出、训练水平高,应该成为我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院校体育系、专业的重要特征。2、体育科研水平高,应该成为我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院校体育系和省市专业队的显著特征。3、以培养体育方面高层次人才,辐射与引领其他各类体育方面专门人才,应该成为我校区别于其他普通院校体育系、专业队的唯一特征。对此,要积极构建“一线双翼”的人才培养体系,学校工作要以突显专业专项能力为主线,加强科研保障,狠抓代表队训练工作。队伍建设是关键,要抓好专业课教师、科研队伍和教练员三支队伍建设,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。
结合术科教学和代表队训练工作实际,术科系主任纷纷发表了意见,针对当前校代表队训练、人才培养方案、实习实践基地建设、师资队伍建设、招生政策、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等存在的问题献计献策。舒为平副院长强调指出,学生专业专项能力水平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,各部门要建立协同育人机制;课堂教学质量要重视,发挥代表队学生引领效应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他一般学生的发展;要建立本科、研究生协同培养机制。
根据会议精神,教务处和研究生部将配合出台一系列术科专选班和代表队学生选拔、课程考核、班级管理等措施。各系要发挥能动作用,深入开展专题讨论,提出提升学生专业专项能力切实有效的办法,推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。
消息来源:教务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