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我校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体育传播高端论坛将于10月21——23日在成都召开,现将本次高端论坛的学术活动安排通知如下,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与。
附:第三届国际体育传播高端论坛学术活动安排
会议地点:成都千禧大酒店九楼多功能会议厅
时间
|
讲座题目
|
主讲人
|
10月22日上午
(大会报告)
|
中国政府的体育政策与宣传策略
|
温文: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副司长
|
体育媒体游戏:国际足联丑闻的教训
|
大卫·洛弗: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文化与社会学院教授
|
游戏与艺术在意义世界中的地位
|
赵毅衡: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
|
第四范式下的体育传播大数据建模问题
|
张洪忠:北京师范大新闻传播学院教授
|
10月22日下午
(大会报告)
|
探索奥林匹克效应:体育媒介消费与国家态度的作用与影响
|
安迪·比林斯:美国亚拉巴马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首席教授
|
德国的体育与媒体:德国足球和体育媒体的历史里程碑和关键因素
|
托马斯·霍尔基:德国汉堡大传媒大学媒介学院教授
|
广告与体育:有争议的联盟
|
亚利桑德罗·佩里西诺托:都灵大学文化与传播社会学副教授
|
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全球传播图景:基于Twitter媒介机构账号的社会网络分析
|
韦路: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
|
女运动员媒体报道代表的15条规则:国际趋势和文化差异
|
托尼·布鲁斯: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教育与社会学院副教授
|
10月23日上午
(专题报告)
|
体育传播研究的学术地图:话语分析的视角
|
郭晴: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教授
|
大数据视域下的体育文化传播机制要素的思考
|
周凯: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
|
体育虚拟网络结构及社会资本研究
|
毕雪梅: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传媒系教授
|
射何以成道——游戏文化机制的符号学研究
|
宗争: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博士
|
10月23日下午
(专题报告)
|
英国体育传播研究的时代语境、核心关键词与架构探究——兼论中国体育传播研究的困境
|
杨珍:天津体育学院副教授
|
手机媒体体育类APP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
|
唐建军: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新闻系副教授
|
电视体育传播的实质:身体叙述与社会补偿机制
|
余艳青: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博士
|
中国女性运动形象的暧昧表达———从期刊< 良友画报>到电影< 体育皇后>
|
杨洋:成都体育学院副教授
|
消息来源:科研处